及笄礼的荒诞狂欢:一场披着传统文化外衣的割裂仪式 及笄礼流程视频
当某位社交平台的顶流在深夜直播中突然公布举办及笄礼时,我的表情大概和看到超市卖限量版臭豆腐一样——既觉得新奇,又隐约闻到一股熟悉的铜臭味。这场被包装成“传统文化复兴”的仪式,很快变成了流量密码,像病毒一样在各个平台疯狂繁殖。据后来的统计,#及笄礼(NP) 的话题阅读量突破了百亿,而作者酒满在采访中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:“不过是年轻人想给自己找点事做。”
一、及笄礼的现实图景
凌晨三点,我在某视频平台的角落刷到了及笄礼的九宫格合集。屏幕上姑娘们低垂着头颅,纤细的玉指握着假发辫,导演喊“咔”的瞬间她们立刻绷紧全身肌肉,活像被电流击中的芭蕾舞者。镜头一晃而过发饰厂子,老板娘正用热风枪烤塑料制的玉笄,白烟里飘着某种化学物质特有的甜腥气。
仪式道具的流水线生产速度比肯德基出鸡腿堡还快。三天前刚有人在论坛求玉笄定制,转天凌晨十家工厂就推出限量款“泪痕朱砂笄”,附赠用PC打印纸裁成的“十二 가지禁忌清单”。更夸大的是,某家直播带货直接把及笄礼简化成六块九的“入门套餐”——包括一副发卡、一串网购仿玉手镯,外加一张写着错别字的祭祀符咒。
二、戴着镣铐跳舞的仪式美学
酒满笔下的及笄礼,始终笼罩着一层薄薄的凄凉。她的女主在后院被强制梳发髻时,指甲深深掐进柳树皮;被强行戴玉笄的瞬间,血液顺着发梢滴进泥里。这种疼痛美学很快被嗅觉灵敏的二创创作者捕捉,他们用慢动作镜头反复剪辑女主表情抽搐的镜头,配上“我宁愿嫁给土地也不肯屈从于发笄”的画外音。
更吊诡的是,这场本该承载女性成长的仪式,正在变成新的规训工具。有键盘侠在点评区提议“及笄礼一定要安排在月圆之夜”,“仪式时要不断诵读顺从祖先的誓词”,甚至有人发明了“笄刑测试”——让参与仪式的女孩子连续七天用舌尖顶住发卡,直到牙齿出现龋痕才算“真正完成礼数”。
三、冲破仪式牢笼的N种也许
在酒满的新鲜连载中,女主终于抡起铜镜砸碎象征顺从的金笄。这一幕被粉丝戏称为“镜子杀”,点评区飘过一串白色字体:“终于等到渣滓院大大结局”。她们在二创视频里用空矿泉水瓶改造成发簪,用剩菜汤浸泡塑料发卡直到它软化变形。有人在cp直播间义正言辞:“真正的及笄礼是用剪刀咔嚓一声剪掉齐腰假发。”
最让我感激的是某个手工博主的实验性创作。她用回收的铁丝编出螺旋状发钗,底座焊着女娲补天图样的铆钉。在作品说明里写道:“真正的笄礼应该是姑娘用指尖丈量自己的力量,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的装饰。”现在她的职业室门口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,包裹里装着女孩们用牙签刻着自己名字的金属发卡。
夜深人静时我总想起小时候看老裁缝用剪刀裁布料的声音,咔嚓咔嚓,能把一块粗胚布裁出百般花样。及笄礼或许本就该这样——不是被刀尖压迫出的伤痕,而是手艺人用剪刀裁出的千般也许。那些在发卡上刻着出厂编号的不锈钢笄终将褪色,但总有人会用砂纸磨去刻痕,在凹凸的金属面刻出自己的符号。